查查一下
广告横幅

逆市掘金:三大方向解析

时间:2025-04-16 18:04:38 标签: 39 0

王大霁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已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与2018年相比,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外依存度显著下降、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内需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这些都构成了抵御外部冲击的核心屏障。

贸易战新态势: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4.7%,进口自美比重也下滑至6.3%。王大霁强调,这一变化使关税政策的边际影响大幅减弱。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六代机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核心技术与军事工业上实现了自主可控。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建立起完善的内需驱动机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布局,中国正在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分散地缘政治风险。

A股市场的抗压韧性

面对外部冲击,A股市场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尽管短期波动难免,但整体走势并未出现系统性崩盘。王大霁认为,这种表现得益于政策面的有力托底和市场参与者的理性预期。

以近期为例,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市场估值中枢已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当市场认识到政策的常态化机制时,A股的估值修复将加速推进。"

投资新机遇:穿越周期的力量

在当前复杂局势下,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领域蕴含着长期投资机会。

> 科技创新领域: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产业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期;

> 内需驱动板块:消费、医疗、教育等刚需行业具备穿越周期的潜力;

> 红利资产配置:港股市场估值洼地显现,AH溢价率突破150将是重要投资信号。

资产配置新范式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市场的相对优势日益凸显:

  • A股:受益于政策红利和产业升级,处于优先配置梯队;
  • 港股:估值修复空间打开,AH溢价率拐点值得重点关注;
  • 美股:受制于盈利预期下调和政策不确定性,中期仍需保持谨慎。

结语:共识的重塑与投资机遇

当前市场正经历从短期波动到长期趋势的认知转变。产业升级、内需扩张、科技突围等慢变量正在积蓄力量,最终将主导市场走向。

对投资者而言,在震荡市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尤为重要。那些能够在周期波动中保持增长的企业和行业,往往能够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

相关阅读:【浙商策略廖静池】无惧关税博弈:中国潜在应对手段与投资机会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